數智樓宇,TRUE手可及|數智低碳驅動建筑新未來
【ZIDongHua之方案應用場:美的樓宇科技、 數智樓宇、 數智建筑、 智慧樓宇、 智慧建筑】在加速智慧建筑領域發展變革的過程之中,樓宇科技賦能在智慧園區的成績也十分亮眼。美的樓宇科技通過全面介入智慧通行、智慧辦公、智慧運維等多維度,使美的樓宇科技工業園西區由舊工廠搖身成為安全、高效、低碳的樓宇智慧生命體,園區內,AI人臉識別已實現全面通行,目前已落地無接觸呼叫電梯、app預定工位、手機端參會等自控制功能。未來還將會有小鵬汽車智慧總部園區等加入智慧園區建設的行列。
數智樓宇,TRUE手可及|數智低碳驅動建筑新未來
2月23-2月24日,由美的樓宇科技主辦,為期兩天的“數智樓宇,TRUE手可及”第二屆樓宇科技 TRUE 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作為業內最具備權威影響力的樓宇科技行業生態盛會,大會從產業發展最真趨勢(Trend)、真標準(Rule)、真生態(Union)和真技術進化(Evolution)四個維度勾勒數智建筑的新形態,以數字低碳核心技術、產業數字化突破、行業應用全面解鎖建筑的智慧生態結構,探索未來數智樓宇的無限可能。在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的時代洪潮下,樓宇領域正在以其龐大的市場空間和用戶體量,成為數字化發展的標桿產業。
Trend:數智低碳,未來已來
“30-60”雙碳目標疊加“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未來五年的重要命題,國家力圖加速推進“低碳”與“數字化”兩架馬車并駕齊驅。建筑作為國家城市建設的靈魂,將背負著重要的使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智能化、智慧化概念與技術在樓宇建設領域得以快速普及,智慧樓宇已經成為全球建筑市場需求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建筑正在逐步裝上“大腦”,未來城市正在逐步變得更智慧,讓數智建筑不再是昨日幻想。
此次第二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以線下論壇分享+展覽互動+線上全球直播的形式,進一步探索國家“雙碳”目標下未來樓宇數字化、低碳化的趨勢與發展方向,見證著數智樓宇從“概念發布”到“落地成真”的重要歷程。
大會共分為2場高峰主論壇、8場主題分論壇和海外的迪拜、米蘭分會場,分別就數字化趨勢與創新、綠色低碳發展等主題展開思想碰撞與話題討論。不同于首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本屆分論壇不僅延續了去年“綠色低碳”、“黑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高效運維”4個議題,更聚焦于概念落地,還新增“智慧園區”、“智慧醫療”、“智慧工業”、“智慧基建”板塊,展示各行各業的建筑數字化成果,見證數智建筑解決方案賦能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方案。
會上,行業大咖圍繞科技賦能樓宇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做主題分享: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戎之勤分享關于數字賦能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和建議,他表示:“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新一輪戰略競爭焦點,各國紛紛制定發布國家級的數字戰略,中國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對數字化轉型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上海在貫徹落實國家數字化戰略的過程中,聚焦經濟、生活、治理等領域,實施了一批重點舉措。”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表示,“建筑智能化要以人為中心,不僅要滿足國家和社會對綠色低碳的需求,還要滿足建筑使用者對空間舒適性的需求,也要滿足運行管理者對便捷和高效運維的需求。”
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住建部科技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副主任葉青為我們介紹了城市低碳發展的轉型之路:“轉型之路迫在眉睫,要從‘心’開始,重新定義建筑,再次審視城市。點綠成金,需要將傳統的以物為核心的工業思維應該轉變為以人為核心的生態思維,形成可評價的能耗指標,實現可感知的綠色生活。”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魏江指出:“高質量發展應該是集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于一體的,而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效率賦能,效益賦能,能力增強三方面。組織型制造是數字產業組織制造模式創新的路徑之一,聚能工廠、犀牛工廠、數字工廠都是組織型制造的現實型態,它具有市場快速響應、資源全網利用、要素動態配置、能力開放共享、業務高效協同等基本特征。數字化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組織生態化:平臺嵌套+產業群落+微粒組織;第二,平臺合法性:平臺主治理,平臺身份中立化;第三,平臺可控性:國家政策有能力控制平臺主行為;第四,價值可測度:數字賦能創造的價值可評價。”
美的樓宇科技作為數字建筑行業的風向標,引領建筑行業向“綠色低碳,數智互聯”更進一步的同時,打破產業鏈不同端口企業的通信壁壘,實現核心技術價值互鏈。“樓宇科技TRUE 大會已經變成了行業峰會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并在大會上就“智慧建筑助力城市節能減排”發表演講:“打造低碳智慧建筑要從低碳化、無人化、輕量化、可視化、虛擬化、移動化提升建筑智慧運維管理,而實現低碳智慧園區和城市不僅要依靠基于“綠色,低碳,智慧建筑”的城市管理,更要依靠能效云技術實現互聯。”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張小懿分享了美的集團的數字化發展理念,他表示:“美的集團的數字化是全價值鏈數字化,不僅是以數字化為支撐,更是深度的業務變革。美的集團不再只是一家制造企業,而是一家物聯網時代的領先科技集團,通過美的數字大腦,面向所有用戶提供軟硬件結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中國平安集團執委魯貴卿分享了建設領域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他認為:“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動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大方向包括企業管理數字化、項目建造智能化、產業生態互聯網化。通過管理與信息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企業管理精細化和數字化,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效率,進而提升社會生產力。”
意大利綠建協會主席Marco表示:“建筑消耗了大量世界能源和全球水資源,并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因此在建筑市場發展中要特別注意LEED、BREEAM、WELL、GBC等能源環境協議的使用,以及綠色公共采購程序的崛起,綠色材料、產品和系統的運用等。”
Rule:負熵之路,共建共生
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13個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智能建筑發展提升至戰略高度。經過政策的積極響應和落實,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的新建商業辦公樓已基本實現智能化,標志著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進入普及階段。
然而,導致智能建筑的發展進程緩慢的原因,是基于建造通路的復雜性,我國智能建筑發展受限于系統穩定性能差、功能實現率低、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等,面對數字化轉型對技術“軟實力”的需求,第二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提出“建筑的負熵進化能力”概念,尋求數智建筑的破局之路。
熵,源于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代表著系統的混亂度。而從無序恢復到有序狀態,需要系統保持開放,頻繁與外界交換信息能量,使系統的熵趨于減少,即“負熵”狀態。所謂的“建筑的負熵進化能力”,描述的便是智能樓宇生態系統通過鏈接逐步構建成有序系統,打破單點無序的現狀,趨于萬物共生互聯狀態,即實現“智能一體化”,增加系統穩定性及可靠性。
數字化技術逐漸成為助推建筑負熵進化的燃料,當建筑行業引入了負熵標準,才會向著更加高效、有序、低碳的方向發展。如今,高效化、低碳化、數字化逐漸發展為時代風向標,而這也必將成為傳統建筑到數智建筑轉型路上的新課題、新要求、新標準。作為低碳建筑發展的領頭羊,樓宇科技TRUE大會的主辦方——美的樓宇科技緊跟行業低碳化發展態勢,于會上發布“GREEN FOR ONE”雙碳戰略,提供建筑全鏈路綠色低碳產品&服務,積極投身全場景低碳行業解決方案,以iBUILDING全面數字化底層能力支撐,助力各界應對低碳產業轉型挑戰,向業界展示了一條建筑的數字化低碳之路。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美的樓宇科技總裁管金偉表示,“美的樓宇科技基于iBUILDING的全面數字化底層能力,實現系統驅動碳排放精準管控、平臺驅動能源合理配置、算法驅動能源優化管理的業務能力,以數智能力賦能全生態智慧場景持續延伸,通過綠色、高效、經濟、智能、便捷的綜合解決方案,攜手各方伙伴共創綠色生態。”
此次大會上,SGS中國區副總裁辛斌為美的樓宇科技頒發“順德工廠C座辦公樓達成碳中和宣告聲明”及“第二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承諾碳中和宣告核證聲明”。美的樓宇科技以零碳園區、零碳會議實踐范例向全行業宣導零碳倡議,并作出碳中和承諾聲明。不僅可以直接帶動數智低碳技術革新,更為千行百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標桿,對業界無疑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此外,美的樓宇科技的綠色智慧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獲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和國家壓縮機制冷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頒發的綠色產品認證,由合肥通用機械產品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副院長李道平現場頒獎。這是國內首個獲此認證的產品,為用戶提供了綠色智慧多聯機產品的評判性依據,倡議廠家在相應標準的引導下,推進節能減碳技術變革。
技術發展的步伐永不停歇,如今,建筑市場逐漸對數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行業知識與數據智能深度結合,成為數智樓宇的進階之路。
從上一屆大會引入“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概念至今,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將數智技術與專業知識深度結合,為硬件設備插上數字化翅膀,為用戶提供“軟硬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實現多產業數字化升級和賦能:通過數字技術突破MDV多聯機邊界,提供優質的節能管理策略和健康舒適的空氣;賦能鯤禹水機將數智化貫穿產品設計、方案選型、售后運維,為每一臺水機提供全生命周期專家級服務;為CLIVET打造光儲熱柔方案能源綜合解決方案,動態調優,減少碳排;助力KONG推出頂層咨詢、產品創新、工程服務、持續迭代等一系列服務,強勢打造樓宇自控新勢力;同時,LINVOL數智電梯以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為依托,借助物聯網與數字生態系統率先開啟電梯數智化,實現最佳運營效率,為用戶創造更好的乘坐體驗。iBUILDING不斷助力多產業數字化升級,與每一位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續的低碳城市生態,成為數智建筑技術躍升的中堅力量。
Union:聚合生態,融合為一
數字化引發的新浪潮正席卷而來,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要素、生產力、生產關系已發生質的改變,新的科學理論體系亟需建立。
基于對未來智慧建筑發展方向的深刻洞察,第二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作為主辦方的美的樓宇科技聯合眾生態合作伙伴首次發布了《智慧建筑數字化總承包(DEPCO)研究報告2023》。DEPCO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建筑供給鏈條分散的狀態,通過D數字化咨詢(DIGITALIZATION)、E數字化設計(ENGINEERING )、P數字化采購(PROCUREMENT)、數字化建設(CONSTRUCTION)、O數字化運營(OPERATION)各個建筑建設環節的介入,實現“軟硬件一體化交付閉環”,形成“交付與持續運營閉環”,讓各個端口能有序參與到智慧建筑的每一個環節,促進數智樓宇的有效落地,最終實現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閉環。
會上,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院長孟濤表示,“DEPCO是呼吁大家做好智慧建筑的倡議書,是建設智慧建筑的科學方法論,是落地高質量智慧建筑的服務體系,是增效智慧建筑建設的先進工具,同時也是開放共贏的智慧建筑生態系統。”
從“分散”走向“聚合”、從“競爭”走向“共贏”,是新時代發展的趨勢。為聚合更多力量,會上宣布成立首個智慧建筑生態聯盟——DEPCO生態聯盟。DEPCO的正式成立,將使各生態合作伙伴通過共享技術平臺與架構,實現核心技術價值的相互鏈接,共同構建開放融合的數字新生態。目前,DEPCO生態墻已集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南京長江都市設計院、北京筑標建設工程咨詢、知行曉政、嗶哩嗶哩、美的樓宇科技等眾多企業和研究機構,各方深度交流,實現各產業端口技術發展與經濟效益的雙增長。
Evolution:數智成果,觸手可及
數字化的迭代升級為智能產業帶來質的突破,未來已來,數智樓宇如今已賦能千行萬業,將無限想象與可能落地成真。
本次大會,共開放3大展區+40個生態伙伴展區,數字變革貫穿醫療、園區、基建、工業4大行業場景,見證數智樓宇標桿項目的實踐范本,展示智能建筑進入實操階段后呈現的創造力。
在智慧醫療的探索上,美的樓宇科技打通醫院交通流、信息流、體驗流、能源流,通過iBUILDING運維指揮中心對醫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場景管理,實現對醫院中設備、人員、事件的全維度感知,構筑高效、人性化、高韌性的智慧醫院樣板。目前,已成功落地上海市同濟、和佑國際醫院等。其中,在智慧暖通領域,美的累計簽約合作超1450家醫院,為客戶帶來更加安心、便捷、高效的智能體驗。
智慧基建將隨著城市運行效率的提升而不斷升級。美的樓宇科技因時制宜,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于軌道交通領域打造有思維、能感知、可執行的智慧交通,目前已落地深圳地鐵9號線、蘇州地鐵6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合肥地鐵5號線、上海地鐵2號線等,系統性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實現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
智慧工業方面,美的樓宇科技以“開源節流”、“節能增效”為著力點,全面推進數智技術驅動新型工廠綠色發展。
從荊州工廠的打造中,美的樓宇科技以碳咨詢為牽引,運用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低碳發展的智能制造工廠標桿,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作貢獻。
在加速智慧建筑領域發展變革的過程之中,樓宇科技賦能在智慧園區的成績也十分亮眼。美的樓宇科技通過全面介入智慧通行、智慧辦公、智慧運維等多維度,使美的樓宇科技工業園西區由舊工廠搖身成為安全、高效、低碳的樓宇智慧生命體,園區內,AI人臉識別已實現全面通行,目前已落地無接觸呼叫電梯、app預定工位、手機端參會等自控制功能。未來還將會有小鵬汽車智慧總部園區等加入智慧園區建設的行列。
從探索到戰略,從規劃到落地,我們已然看到一個又一個不同領域的數智建筑標桿項目投入使用,數字化樓宇的品質與效率竿頭日上,數智建筑的成果必將越發矚目。
綠色建筑的發展,更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新時代特征。為方便參會人員更好地感知數智化科技成果,此次大會啟動線上數字空間——TRUE SPACE,作為實體展會在虛擬空間的映射,搭建集“線上會議、線上參展、線上社交”于一體的“元宇宙”平臺,拓寬參會人員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限度。同時,為立足綠色低碳實踐,此次大會全程使用環保材料,會議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則通過觀眾自愿購買“碳信用”的方式進行抵消,真正實現了“零碳會議”。
步履不停,變化永不眠。數字化的浪潮仍在急速發展,第二屆樓宇科技TRUE大會,讓我們深刻感知到數字涌動賦予產業發展的無限想象和可能。未來,讓我們共同探索數智樓宇帶來的新突破,見證數字化革新的黃金時代!
評論排行